
南华早报披露了一起发生在南海的“无声对抗”——主角不是军舰也不是战机,而是一辆看似普通的军用吉普车。它并没有发射导弹或开火炮,而是靠一套电子欺骗与干扰设备,把敌方雷达骗得团团转,制造出像航母战斗群那样的大规模虚假信号,把远道而来的侦察机引进空无一物的海域,白白浪费了宝贵的飞行时间和情报资源。这件事看起来像科幻故事,但它真实地反映了电子战在现代军事中的重要性和威力。
先说清楚什么是电子战。简单来说,电子战就是在电磁频谱上打仗——无线电、雷达、通信这些都在这个看不见的“战场”里流动。现代军队赖以侦察、指挥和武器制导的许多系统,都离不开电磁波。因此,控制或干扰对方的电磁感知能力,等于在看不见的地方占了优势。
电子战主要有三种手段:一种是直接攻击,比如用武器摧毁敌方雷达;一种是自我防护,为自己重要的电子设备加“防护”;第三种就是欺骗与干扰,通过发射电磁信号制造噪声或伪装信号,迷惑敌人的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。这次南海事件里那辆吉普车,正是用第三种手段——电子欺骗,把假目标搬上了敌方雷达屏幕。
展开剩余59%据报道,这辆车基于国产“东风猛士”越野车底盘改装,外形小巧却能带来极大能量。它的优势有几点很突出:一是机动性强,凭借越野底盘能快速进出沿海或复杂地形,便于隐藏和转移;二是能量密度高,发射的电磁信号强度远超传统设备,一台车的作用范围相当于过去多套老旧系统的合力;三是可以精确模拟大型舰艇的雷达特征,把单个点变成整支“舰队”的幻影,甚至可以在数百海里外对敌方雷达屏幕造成影响;四是反应快,启动与部署时间远比旧装备短,更能抓住战场瞬息变化的机会。
设想当时的场景:一架外国侦察机在南海巡航,雷达上突然出现了疑似航母编队的回波,机组人员判断这是重要目标,改变航向靠近侦查;但当飞机到达预定位置,眼前却只有海天一色,根本找不到任何舰艇。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岸上那辆吉普车发出的电子假象。对方不仅损失了侦察时间,也暴露出在电磁领域被牵着走的风险。
另外一个重要信息是,这类电子战装备并非只停留在试验阶段。类似型号的侦察干扰车辆曾在公开阅兵中亮相,说明这种能力已经列装并进入部队体系。也就是说,电子战正从辅助手段逐步成为重要的作战方式,能在无形中改变战场态势。
总体来看,这起事件提醒我们:现代战争的一个关键战场是“看不见”的电磁空间。小巧灵活的电子战装备,可能以极低的物理代价撬动巨大的战场影响力。未来在海空对抗中,谁能掌控电磁优势,谁就更有可能在关键时刻主导局势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